首页 花语文章正文

盆栽三七怎么种植,种植技术和注意要点_怎样种植三七

花语 2024年03月20日 09:41 68 园艺师

大家好!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盆栽三七怎么种植,种植技术和注意要点_怎样种植三七的问题,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
文章目录列表:

1.盆栽三七怎么种植,种植技术和注意要点
2.怎样种植三七
3.三七家庭怎么种植

盆栽三七怎么种植,种植技术和注意要点

盆栽三七生长环境要求

三七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,比较怕寒冷以及高温,而且也不耐水涝,所以在养护期间进行浇水的时候最好适量的进行,平时要将平均温度保持在16-19度之间,在进行种植的时候,要使用疏松肥沃的土壤。

盆栽三七种植时间

三七对于种植的时间一般没有具体的要求,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进行种植,只要温度以及其后适宜,不过最好选择在晴朗的天气里进行,对于植株的生长是比较有利的,在平时养护的时候要有充足的散射光。

盆栽三七的种植方法

盆栽三七在进行种植的时候,可以使用播种的方式进行,在种植前种子需要使用多菌灵进行消毒,而且土壤要使用疏松肥沃、透气的深层土,在将其种植之后,需要放在比较阴凉的地方养护,在1-2个月之后就会逐渐的发芽。

三七对于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,不过最好使用透气性比较好的土壤,这样对于生长发育是比较有利的,种植后要及时的浇水以及施肥。

另外,三七如果需要生长的比较新鲜,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浇水,保持土壤的湿润,而且要定期的进行施肥。

盆栽三七栽培注意事项

盆栽三七在进行生长的时候需要注意,在养护期间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浇水,保持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的状态,不能过于干燥,不然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,在平时还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,不能让其处于闷热的环境中。

怎样种植三七

1、配置合适的土壤。三七耐旱、耐湿,适应能力很强,对于种植土壤的要求不高,但是它属于浅根植物,用花盆种植的话还是选择好一点的土壤对于生长有利一些。尽量配置疏松性好、透气性强、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作为盆栽三七的培养土是比较合适的。

2、种子处理。花盆种植三七的话大多是用种子来栽种。选择三四年生的三七植株,等到了10-11月份的时候,从上面采收颗粒饱满、成熟的果实,搓掉果皮以后整理在一起放在水中清洗干净再晾干水分。当然,你也可以直接购买三七的种子进行播种。准备好三七种子以后要用专业的药剂进行浸泡消毒处理,不过时间不要太长了,不超过十分钟。之后就晾干多余的水分备用在那。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,干燥以后的三七种子不建议存放太长的时间,否则会出现不萌芽的现象,最好是随时采收随时播种。

3、播种方法。将苗床浇透水,保持湿润,育苗的土壤中要放入适量的腐熟农家肥,将处理好的种子点播在湿润的苗床上面。播种时要掌握一定的行间距,以免三七长出小苗后生长空间不够了。播种完成后在上面盖一层稻草起到保湿的作用,也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。

4、出苗期管理。三七育苗时期要注意光照、浇水、追肥、清理杂草等工作。等到三七长出嫩苗以后要根据土壤的湿润度浇水,不要一次性浇灌太多,以免出现积水烂根的现象发生。此外,前期的基肥已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了,也需要额外的追肥。因为三七正处于幼苗时期,摄入适量的磷肥就可以了。

5、移栽。三七育苗一段时间后,选择适合机会将其移栽到花盆中来。一般选择12月份到1月份进行移栽是比较合适的。

三七家庭怎么种植

一、栽培方法?

三七的栽培方法主要有以下环节:育苗技术、苗期管理、移栽定植、田间管理和采收方法。?

(一)育苗技术?

三七的育苗技术中,以采种和种子处理最为关键,下面,我们就来说说采种与种子处理。

1、采种与种子处理

每年10月至11月,是采种的适宜时节。采种时选取3至4年生、饱满、无病虫害、成熟变红的果实采摘,将采下的果实放入竹筛内,搓去果皮,取出里面白色的种子。

然后用50%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10分钟,进行消毒处理,处理后的种子放到阴凉处,晾干表面水分,然后,在三七种子上包裹一层草灰,这样可以防止害虫的咬食,并促进发芽。

2、选地整地

栽培三七的场地适宜选择在地势较高、背风向阳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土地上进行。土壤一般以沙质黑壤土为佳,灰土次之,红土更次。粘土不宜栽培。选地是引种三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宜选海拔700—1500米、向阳、坡度10—20度的山坡。

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区或丘陵平原地区,病虫害比较严重,而且叶片常出现早期脱落现象。经验证明,宜选阴凉通风,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阴的山坡为好。

选好土地后,我们来进行整地。把畦做成宽1.2至1.5米,长10米,高30至40厘米的畦床,将畦面土壤,翻耕20厘米左右,整平耙细,放置一段时间,使土壤经风化后进行播种。

3、播种

选三四年生三七所结的果实中成熟和饱满的种子,在冬季10—12月间,随采随播,播后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,上面再盖草皮一层,促进其种子发芽。

采用点播方式,行株距为3×2寸或3×3寸,每亩需种28—32万粒,覆土4—8分厚,稍压后再覆盖一层稻草(稻草要切成2—3寸小段,用石硫合剂消毒),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,又可防止阴棚漏雨打烂畦面,影响幼苗生长。覆盖厚度为0.3—0.5寸,覆盖畦面约80%。

为提高工作效率,播种时可以使用特殊的工具—模板,在模板上按照行距6厘米,株距5厘米的位置钉上长约5厘米的木钉。将有木钉的一面向下用力压在畦面上,抬起模板后,畦上就形成了行距6厘米、株距5厘米,深为5厘米的种植穴。

然后,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在播种穴内,每穴1至2粒种子。在畦面均匀铺撒有机肥,每畦(50亩)用量为200公斤。再铺上一层松叶,厚度是1至2厘米,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。播种之后,每隔2天,就要进行一次淋水,以湿润表层土壤为宜。

播种后40至45天,三七苗就出土了,当三七苗高达到6至7厘米时,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苗期管理。

(二)苗期管理

1、浇水与排水?

苗期的三七,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。一般每隔3天就要进行一次淋水,每次浇水以表层土壤湿润为宜。并且,在多雨时要注意排水。

2、除草?

苗期的三七,要经常除草。这个阶段,一般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,这是因为,播种时在畦面铺撒的松叶,不利于使用工具。而且,除草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次数限制,看到地里有草,人工拔除就可以了。?

3、施肥?

在三七的苗期阶段,一般以施复合肥为主。通常施肥三次,分别在3月份、5月份和7月份,每次每畦用肥量以3千克为宜。施肥方法为:将复合肥均匀撒在畦面上,施肥之后,必须浇水,促使复合肥溶解渗透,不然会烧苗。

4、病虫害防治?

苗期的三七。主要有立枯病和疫病。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为:用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,连喷3次,时间间隔为2天,效果较好。疫病则用70%代森锰锌500至600倍液喷雾,每隔3天进行一次,连续3次。当三七苗生长到第二年的10-12月份,高度可达20厘米左右时,就可以进行移栽了。

(三)移栽定值?

三七的移栽定植一般在11-12月份进行,主要有选苗起苗、种苗处理、移栽地建设和移栽方法。先来说说选苗起苗。

1、选苗起苗

三七对种苗的选取有着严格的要求,要选择长势良好、无病害的苗,起苗时,用竹片等工具一下挖到根的最深处,然后用手掐住三七苗的根部,轻轻抖动,将三七苗起出,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对根部的损伤,有利于成活。

2、种苗处理

起出的种苗首先用清水将粘在其根部的泥土洗净,然后,距离根部4厘米左右,剪去茎叶,这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挥发。

3、移栽地建设

移栽地的建设方法,与育苗时的方法相同,作畦一般需顺坡向作畦,以利排水和田间操作。畦宽为1.8—2尺,畦高5—6寸,畦长可随地形而定,沟宽1尺,畦面呈鱼背形。作畦后,于畦面每亩施基肥30—50担,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%、草木灰30%。

若有磷肥(过磷酸钙、骨粉)再加30斤左右。基肥必须腐熟后施用,均匀撒布在畦面,与土壤充分混合。移栽地建设工作完成后,就可以进行移栽了。

4、移栽方法

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(俗称“籽条”)必须易地移植。移植的新地须与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,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。

(1)条栽:将苗床的“籽条”掘起,剪去茎叶,俗称“棵子”放入穴中,施以混合肥一撮,覆盖本土寸许,条栽按7×6寸或8×6寸行距开沟,沟深1—1.5寸,栽苗时,使苗与沟底呈20—30度角,边栽边盖土,厚度以不露出芽头为准,不宜太厚,再盖约0.3—0.5寸厚的碎草,以不见土为原则。

(2)穴栽:按照株距15厘米,行距20厘米挖圆锥形栽植穴,栽植穴的标准为深7厘米,直径10厘米。在穴内施加有机肥,每穴用量30克左右,然后,将种苗放置在栽植穴中。进行这个环节时,也要在畦上铺一层松叶,厚度为一厘米,最后淋水就可以了。

移栽后的三七不需要特殊管理,每4天进行一次浇水,即可满足它的生长。移栽之后,三七的茎叶很快就会长出,当高度低于20厘米时,按照苗期管理方式进行管理,移栽后40-45天,三七的高度超过20厘米后,就进入了田间管理阶段。

一、田间管理:

1、除草

田间管理阶段的三七也要经常除草,这时,通常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。并且,也没有时间和次数限制,看到地里有草,拔出即可。根系裸露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覆盖。?

2、淋水排水

三七喜湿怕旱,需要经常浇水,每七天浇水一次就可以保证三七的正常生长。在雨季,要注意排水,防止块根腐烂。

3、施肥

田间管理时期,施肥每年至少4—5次,多则7—8次,约每隔1—2个月追肥一次,第一次约施草木灰150斤、草皮灰500斤,在出苗达70%时进行。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,展叶时,每亩施混合肥200斤(牛骨粉30斤、过磷酸钙50斤,发酵后施用。)

第三次在5月份,施混合肥200斤。第四次在7月份,施绿肥(将绿肥切碎沤制发酵),将发酵好的绿肥均匀撒布畦面。三七苗期也可以施用尿素提苗,小量多次;开花结果期应增施磷钾肥。

施肥每年至少4至5次,约每隔1至2个月追肥一次,每次每亩用量30千克左右,方法为人工施撒,施肥时,有些肥料落在三七的叶片上,会烧坏叶片,所以,在施肥时,要用木棍轻打叶片,使肥料落到地上,即避免了烧伤叶片,也增加了肥料的利用率。

施肥采用撒施,然后拨动覆盖在畦面上的稻草,使肥料落在畦面。土壤保持湿润,含水量25~30%为宜,如出现干旱,应在傍晚浇水。

4、掐花

花与地下块根争夺养分,影响块根的生长。如果需要留种的话,可以不掐花。三七6月抽薹。不留种的植株,应及时摘薹,摘薹可增产50%以上。

留种的植株,花序旁生的小叶叫做“花叶”,应摘除干净,减少养分消耗。结果株应在植株旁插小竹竿,用小绳将果序拴好,避免因结果多而使花梗倒伏。

5、遮阳

三七喜阴,人工栽培需搭棚遮阳,遮阳棚高1.5至1.8米比较适宜,三七的遮阳棚一般有两种材质,一种用遮阳网搭建而成,一种用松树的枝叶搭建而成,都是防止三七由于强光照射,枯萎死亡。木柱、木横梁结构的天棚,即用木条、竹条构成,棚高5.5—6尺。

木柱铁线结构的天棚,即用铁丝代替横梁,柱距8尺左右,每亩需木柱120—130根,棚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光照和温度。

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的高低而进行调整,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,光较弱,可以稀盖,一般透光度可为65%—75%,以后随光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密,一般北坡直射光少,可盖稀些,南坡光强可盖密些。

天棚透光度大小,对三七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,透光度过小,植株细弱,容易发生病虫害,而且开花结果也少;透光度过大,叶片变黄,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。

一般春季透光度为60%—70%,夏季稍小为45%—50%,秋分后气温转凉,透光度可逐渐扩大

50%—60%。荫棚四周围篱的西面和向风面,透光度应较小,阴凉的地方应稍大。

6、病虫害防治

1)黄锈病:植株茎叶长满锈斑。及时拔除中心病株;喷0.1一0.2波美度石硫合剂,或1:200~300波尔多液等。

2)炭疽病:受害部位出现褐色病斑,导致落叶和茎枯扭折。调节荫棚透光度均匀;用65%代森锌300倍液或1:1;200—300波尔多液喷洒。

3)黑斑病:危害茎叶和果实,导致叶枯或果实霉烂。采用65%代森锌300倍液或退菌特5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4)白粉病:受害茎叶或果实出现粉白色病斑,喷0.1一0.2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。

5)红蜘蛛:吸食植株汁液,使叶片变黄,果实萎缩。采用0.1一0.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:1000灭扫利喷杀。或用20%的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雾,每隔2天喷雾一次,连续2次。

6)蚜虫防治办法:用10%吡虫啉1000倍液叶面喷施,连续3次,时间间隔为2天,效果较好

二、采收方法?

三七种植3年可收获。挖的时候要注意,不能够太用力,以免损伤根部。三七以根入药。8月份在开花前采挖,这时养分丰富,质量好,称“春七”;另一时期是11~12月份采收,此期因结果而养分消耗在果实上,造成块根皱缩,质量下降,称“冬七”。

摘花薹的植株,可推迟至11月份收获,不但产量高,而且质量好。将采挖的块根,去掉茎叶,洗净泥土,将支根、须根和根茎剪除,块根按大小日晒或文火烤(温度40~50℃),烤至六成干时,要边烤边搓,反复3—4次,使其光滑圆整,烤至坚实到牙齿咬不动即可。

三、生物学特性?

1、形态特征

三七,别名田七、金不换、滇七,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60厘米左右。茎直立,光滑无毛。叶片有长柄,3至4片轮生于茎顶,呈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。

伞形花序,黄绿色,从茎顶中央抽出,长20至30厘米,花期在6月到8月份。果实近肾形,熟时红色,结果期在8月至10月份。种子扁球形。主根肉质,短圆柱形,外皮棕**。

2、生长环境?

三七属喜阴植物。一般人工栽培三七,都要搭建遮阳棚。三七生长适宜温度为18至25℃。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,适应范围广,但以土质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。一般土壤含水量为22%至40%,酸碱度为4.5至8,均可以种植三七。三七生长主要分布于云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

每667米2播种量:行株距7厘米×7厘米约7.5万~9万粒;10厘米×7厘米约5万~6万粒,10厘米×10厘米约3.3万~4万粒,土地利用面积50%~60%。

播种期是11月上旬至下旬,最迟不超过翌年1月。

在播种前先用木料制作打穴模板,即在长1.3~1.5米、宽30厘米左右的木板上,固定直径1厘米、长5厘米的若干圆形木钉,木钉的排列规格为4厘米×5厘米或5厘米×5厘米。用种子打穴模板在畦面上打出深1厘米左右的土穴,将处理好的三七种子人工放入打好的土穴中,一穴放一粒种子。播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,主要是农家肥加少量钙、镁、磷肥,以畦面见不到种子外露为宜,然后盖上一层2~3厘米厚的稀薄稻草或茅草,起保温、保湿作用。

标签: 三七 进行

花卉养护知识Copyright2022-2024养花知识网版权所有. 备案号:鄂ICP备2022019915号